21万,59分,这两个数字联系起近日的一桩奇闻:重庆市某高三学生家长花了21万给孩子培训数学,结果最近一次摸底考试只考到59分,因此上门争论,但培训机构则认为学生的基础只有20多分,59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。双方的争执最后引致警察上门调解。
21万补数学贵不贵呢?说贵也贵:一线城市的顶级私立学校一年学费也不过20多万。说贵也不贵:据说有些“名师”的一对一课收费可以达到几千元一次,那么21万也就是几十次课而已。
问题是,如果培训机构提供的是标准化的课程,家长对结果应更容易接受,甚至确有可能认为“是很大的进步”。但若机构大力宣传“名师”,甚至作出某些过高的承诺,就难免让家长有较高的预期,从而更容易失望甚至不满。
这起纠纷双方如何分担责任,需要通过行政或法律途径去解决,还要看更多的细节:例如当初的合同如何规定,机构有怎样的承诺等等。比如,机构是否会在签约前说明“59分就是成功”?
不管怎么样,这一新闻反映出一个问题:培训行业应该如何有序发展?
这让人联想起近日流传的“某医生揭露癌症治疗内幕”。虽然真实情况还有待有关部门调查,但医疗收费引发的矛盾确有存在。医疗和教育这两个领域有某些相似之处:都有很强的专业性,面对的主体(病人或学生)又有很大的差异性;被认为具有公共性甚至公益性,但在现实中又可能成为昂贵的“产业”。
但想象一下,假设有病人花了21万甚至更多仍然治不好病,是否一定会觉得被欺骗呢?应该说,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小一点。这其中一个原因是:医疗服务大部分情况下是比较“制式”或者“项目式”的,患者的质疑主要是针对“项目”是否必要,而非结果。但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可能更关注结果
回到“21万”,双方判断“值不值”的标准并不一样:机构主张的是相对变化,家长要求的却是绝对成绩——甚至不一定是成绩,而是最后的升学:20分和59分固然差异数倍,最后却可能对应同样的录取结果。
那么,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“值不值”?教育服务无法如商品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似乎应该像医疗业一样标准化。但如果客户追求的还是结果而非过程,机构也可能仍以此为“卖点”。
当然,正如警察说的:家长不应追求“结果导向”,以为钱够多就能变成成绩。但培训机构也应反思,是否有意迎合甚至助长了这种倾向?媒体也曾披露,某些平台广告重复使用职业演员“扮演名师”,宣扬所谓教学效果,这些不仅如同某饮料的“零糖”一样构成误导,也暗中灌输了“名师无所不能”的观念。
关于校外培训机构,有愈来愈多的争议。其实培训本身并无原罪,也无法消除。但培训行业的发展不应陷入恶性竞争,更不能脱离教育本身是围绕人的成长变化展开这一最基本情景,否则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骗局。
(特约作者)
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